【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率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对此,它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
根据图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mg与5mL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1。
实验2:用5mL 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欲得出“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一结论,需要对比______。(简要的写出实验设想)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多种物质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探究)
实验证明,溶液也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
),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
)为了进一步探究
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组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组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他们的理由是______。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 溶液中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 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 |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硫酸铜溶液 |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
(3)(反思与评价)
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1和2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利用图甲装置不能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如图所示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2)工业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
(4)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工业炼铁的流程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炼铁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焦炭粉碎,其目的是:______,焦炭在炼铁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
(2)过程中有一个吸热反应,改为:上述过程中有些反应吸热
请写出一个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炼铁过程中还有一种关键原料:______填名称
,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是一种常见的银白色的金属单质。请填写下列空格
(1)选取符合要求的一种D物质,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同学将C物质的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则C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3)该同学归纳出A物质的类别属于碱或者是______。
(4)如果B是盐酸,请写出实现转化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①上图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人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
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
气体,第一个
装置感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
气体中的
气体第二个
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如图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反应是酸和碱的______反应,又属于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实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____成立 |
2 |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与评价】
(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可用更简便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__________(填化学式).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________+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