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A 【解析】 A、花香四溢的现象是由于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正确;B、花香四溢的现象与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无关,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花香四溢的现象与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的无关,不能说明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故C错误;D、花香四溢的现象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无关,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故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练习 题型:简答题

材料一:2014年3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到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___ (填“有机”或“无机”)材料。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B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Mg(OH)2MgO+H2O 【解析】 (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 (2)烟花起到了点燃聚氨酯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其燃烧时的温度; (3)灭火是阻断燃烧的条件,由叙述可知380℃以上是氢氧化镁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释放出大量水分,分解出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1.2纯净物和混合物、探究呼吸作用、空气的污染和防治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二氧化硫 D. PM2.5

A 【解析】 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PM2.5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经过50年的考证,于2002年12月27日全面动工.这项世界创举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

(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填“﹣多﹣少”);

(2)有关专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三个重大原则:

其一、先节水,后调水.如图 ________  (填代码)是节约用水的徽记;

其二、先治污后通水.

其三、先环保后用水.举出一个说明你环保行动的例子________

南多北少D;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乱丢垃圾;生活废水不直接排入河水中; 【解析】 (1)“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匀而提出的,这也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2)A是禁止放易燃物品的图标,不符合题意;B是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不符合题意;C是易燃物质的图标,不符合题意;D是节约用水的徽记,符合题意。故选D。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糖水 B. 冰水混合物 C. 空气 D. 石油

B 【解析】 试题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A选项糖水,是由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B选项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不同状态组成,但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选项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D选项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故答案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 练习 题型:填空题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变化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 

(1)2H2+O22H2O(2)C;(3)物理变化. 【解析】 试题1)由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方程式为:2H2+O22H2O;(2)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3)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1—

D.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A 【解析】 试题氢原子没有中子,故A错误;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故B错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故C正确;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B 【解析】 氧气的特性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是可燃物,不是助燃物,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 1% B. 19% C. 25% D. 78%

B 【解析】 试题正常的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氧气的含量应略低于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