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气体在O2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OH溶液,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H2SO4和NaOH溶液增重的质量比是9:11,则该气体可能是①CH4②C2H2③CH4与CO的混合气体④CO和H2的混合气体(  )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和④D.①和④

分析 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比为9:11,说明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且二者质量比为9:11;根据水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确定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及原子个数比,判断气体的可能组成.

解答 解:根据题意,气体一定含C、H元素且两元素的质量比=(11×$\frac{12}{44}$×100%):(9×$\frac{2}{18}$×100%)=3:1,则气体中C、H原子个数比=$\frac{3}{12}$:$\frac{1}{1}$=1:4;因此该气体可能为CH4气体或CO与2H2的混合气体;
故选:AD.

点评 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其中C元素全部生成二氧化碳、H元素全部生成水,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中C、H元素质量即可燃物中所含C、H元素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烧烤类食物深受人喜爱,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有严重危害.
(1)木炭作燃料是利用了其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烧烤时人们常用扇子扇火使火更旺,原理是增大氧气的浓度;
(2)肉类食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高度致癌物质--苯并芘(化学式C20H12)附着在食物表面,苯并芘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0:1,从其化学式还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苯并芘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3)边饮酒边吃烧烤更易致癌,打开一瓶酒即可闻到酒味,其微观原因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在人体内,酒精与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C2H6O+3O2$\frac{\underline{\;酶\;}}{\;}$2CO2+3H2O;
(4)露天烧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产生大量粉尘,烧烤结束时,用水将燃着的木炭浇灭,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液氧; ②自来水;③高锰酸钾;④氧化钙;⑤碘酒;  ⑥汞;⑦冰水;⑧硫酸铜
属混合物的有②⑤;属化合物的有③④⑦⑧;
属氧化物的有④⑦;属单质的有①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符合要求的是(  )
A.乙醇(C2H6O)B.丙酸(C3H6O2C.乙醛(C2H4O)D.甲醇(C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解度为36g
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
C.固体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的合适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填空(填序号).
(1)鉴别O2和CO:①;鉴别Cu和Fe:③
①燃着的木条;②澄清石灰水;③磁铁吸引;④硫酸亚铁溶液;
(2)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硝酸钾固体:①;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碳粉:④.
①溶解,降温结晶;  ②溶解,蒸发结晶:③隔绝空气加强热;  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是利用可燃物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结果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frac{1}{5}$.
(1)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红磷量少,没有把瓶中氧气完全反应;
②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2)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气体?该实验说明这种气体具有哪些性质?氮气,不燃烧、不助燃或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或不溶于水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空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图1所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利用了红磷的以下性质:

①红磷与氧气能反应,无气体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红磷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应.
(3)氧气可用于烟气脱硫工艺(如图2),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反应物Ca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CaSO4读作硫酸钙.已知Ca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若有0.6t CaSO3参加反应,至少需要消耗多少O2?(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中性.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OH-(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写出化学式)溶液,至不再产生红褐色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2)若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溶液显酸性或中性,为进一步确定,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①方案一:取样,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能呈中性.
②方案二:取样,加入锌粒(选取与方案一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③方案三: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到pH试纸上,如果pH<7,说明溶液显酸性,若pH刚好等于7,溶液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