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_____(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2)然后,由_____(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铜的说法正确的
A. 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2
B. 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异黄酮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 异黄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9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分子_____;
(2)5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碳酸钠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
(7)氯化钠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9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将发生装置与装置E和装置______(填字母)相连,其中装置E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写名称)。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证明集气瓶已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褪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是_____。于是,他关闭止水夹1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1,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1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 60℃时,把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钾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降温至10℃,剩余晶体的质量氯化钾多
C. 70℃时,50g硝酸钠饱和溶液与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之比为1:2
D. 80℃时,向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50g硝酸钠,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250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亚硝酸钠做食品调味剂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D. 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NaOH、FeCl3、HCl、HNO3 B. Na2CO3、HCl、BaCl2、NaCl
C. NaOH、Ba(NO3)2、NaCl、MgSO4 D. Na2CO3、NaCl、Na2SO4、B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