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如图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

实验结束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2)实验二:关闭K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导管内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分)

(3)实验三: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填“铁”或“铜”)的活动性更强。


(1)3Fe+2O2Fe3O4(2分);集气瓶破裂

(2)铁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液面上升;

Fe+2HCl=FeCl2+H2↑(2分)

(3)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变浅绿色;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______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________;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________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________的砝码,砝码要用________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离子

C.同一种分子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的是(    )

A.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强热

B.往装有锌粒的试管里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往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往有铁钉的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不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目前,人类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的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请从下列表格中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质量/g

放出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分)

(3)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但另一方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这是因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    )

A、牛奶变酸        B、水结成冰         C、轮胎爆炸         D、打碎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仪器中,垫上石棉网能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橙子榨汁            B. 海水晒盐        C. 石油分馏 D. 煤的干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