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小浩是班上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如图(a),将一根火柴棒置于火焰上,火柴棒的变化如图所示,说明火焰的外焰处温度最高.
(2)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熄灭了,原因是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如图(c),将漏斗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内产生白烟,漏斗颈口处被点燃,产生了黄色火焰,你判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汽化的石蜡蒸汽.
(4)如图(d),他在B烧杯中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分别点燃四支蜡烛,然后在B杯中加入稀盐酸,将C烧杯倒罩在高矮不同的两支蜡烛上.在A、B两烧杯中,蜡烛先熄灭的是B,C烧杯中先熄灭的是较高(填“高”或“矮”)的蜡烛,理由是烧杯容积较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C.
A.用毛巾捂住口鼻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5)为了探究蜡烛的组成,他取了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有水雾出现,将小烧杯迅速倒置,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据此他得出关于蜡烛组成的结论是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

分析 (1)根据蜡烛燃烧现象及是否生成新物质解答;
(2)根据火焰的分层情况分析;
(3)根据蜡烛燃烧生成物分析解答;
(4)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5)根据蜡烛燃烧生成物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蜡烛火焰是分层的,中间无变化,两边烧焦,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熄灭,
(3)插入蜡烛焰心时,汽化的石蜡蒸汽会被导出,其具备可燃性,故燃烧;
(4)蜡烛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及时B散失到空气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中蜡烛先熄灭;C杯中先熄灭的是较高的蜡烛,因为烧杯容积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故高的先灭;
用毛巾捂住鼻子可以防止吸入一些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以上实验获知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上升,故因采取较低的姿势逃生.在高楼打开窗户跳出生存的机会不是很大.
(5)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干冷的杯壁有水雾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蜡烛中肯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氧元素,因为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提供了氧元素;
答案:
(1)外焰;
(2)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汽化的石蜡蒸汽;
(4)B;高;烧杯容积较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AC;
(5)变浑浊;碳元素、氢;

点评 本题对蜡烛燃烧的现象,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知识进行了考查,通过做题告诉学生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双氧水加热分解;
③铁加入稀盐酸溶液中;
④氢氧化钙溶液跟稀盐酸混合;
⑤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235裂变产生碘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①②③④,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⑤.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②,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④.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或: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组成).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H2和O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H+ 和Fe,微粒的转化过程是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H+、OH-
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不相同.为什么?③是化学变化,原子核(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⑥是核变化,原子核(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②.
(5)化学变化中只要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即为氧化还原反应,上述变化中属于此类反应的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铁丝卷成螺旋状下端放入火柴头,火柴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观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是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降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第九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少数同学对溶液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十分到位,甚至有些模糊.下面是某同学对溶液概念的一些理解:①溶液一定是混合物;②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③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和溶剂;④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⑤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⑥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⑦配制溶液时,溶剂只能用水.上述对溶液概念理解中,正确的有①③(填序号);并从其错误理解中选取二项,举例说明该错误所在:②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①二氧化硫②澄清石灰水③白磷④石灰石⑤氯化钠⑥金刚石中,用序号填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③⑥,由离子构成的是⑤,属于混合物的为②,属于非金属单质的为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采取下列两条途径制取铜:
①Zn $\stackrel{稀硫酸}{→}$H2 $\stackrel{CuO}{→}$Cu
②CuO $\stackrel{稀硫酸}{→}$CuSO4 $\stackrel{Zn}{→}$Cu
若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
A.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B.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不相同D.一定生成相同质量的硫酸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海水C.冰和水混合D.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铁与稀硫酸反应,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铁片投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里,片刻后取出,铁片表面附有红色的铜,铁片质量增加(填“增加”或“减少”),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答三个原因)
(1)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2)试管外壁有水滴(3)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