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N2B.3FeC.AlD.H

分析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 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可表示3个铁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Al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铝元素,表示一个铝原子,还能表示铝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时产生的物质污染空气
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使燃烧物隔绝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制取氧气,同学们可以选择下列图1中的D(选填编号)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氧气中混有较多的水蒸气,因此加热不适合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
②同学们还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30%双氧水的质量(g)加入的水的体积(mL)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
110405200
220305100
33020567
Ⅰ. 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图2中的B(选填编号).
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Ⅲ.本实验中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有A、C和D(选填编号).
Ⅳ.实验2中双氧水溶质质量分数为12%.
Ⅴ.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5g.
Ⅵ.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生产及废液处理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Ⅰ中的生成物是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②滤渣的成分是铁和铜.
③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最近由于毒胶囊事件,引发人们对铬的关注.
(1)含铬物质的毒性与铬元素(Cr)的化合价有关.已知CrCl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rCl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
(2)如图表示人体生理机能与必需元素含量的关系.若长期摄入铬超标的食品和饮用水,会导致人体生理机能从最佳区向毒性(或致死)区移动,从而影响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
C.
将洗净后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里
D.
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枪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二氧化氮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 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甲中药品由红变黑或乙中石灰水第一次不变浑浊,第二次变浑浊的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想用水垢和食醋反应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个装置:
请对这些装置逐一评价,并把这些方案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最佳方案.
甲:不合理;因为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从烧杯尖嘴处逸出
乙:合理;因为整个装置是一个密闭系统
丙:合理.因为整个装置是一个密闭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