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OH)2     MgCl2
B.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H2O    HNO3     NH3•H2O     NH4NO3
D.SO3    NaHSO4   NaOH        Na2SO4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据此分析.

解答 解:A、次氯酸和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镁属于碱,氯化镁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碳酸属于酸,碳酸钙、碳酸氢钙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C、水属于氧化物,硝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硝酸铵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D、三氧化硫属于氧化物,硫酸氢钠、硫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从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灼烧实验.
(2)鸡蛋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蔬菜(或水果等).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氢气、氯酸钾、锌、稀硫酸、二氧化锰、氧化铜、红磷、氧气八种物质,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进行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有气体生成:Zn+H2SO4=ZnSO4+H2↑;
(2)分解反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O2↑;
(3)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置换反应,有金属单质生成:H2+CuO$\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现实中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生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下列疾病与缺乏某种元素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贫血B.佝偻病C.甲状腺肿大D.近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尝药品的味道
B.固体药品盛放在广口瓶里
C.用剩的药品放入原试剂瓶中
D.将烧得很热的试管立即放入冷水中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下列空格上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1)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
(2)亚铁离子Fe2+
(3)3NO3-3个硝酸根离子;
(4)硫酸铝中铝元素为+3价$\stackrel{+3}{Al}$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灼烧实验.
(2)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蔬菜水果等.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乙、丙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2H2O2 $\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
(1)甲首先设计(如图):向装有样品溶液(20g)的锥形瓶(75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0.4g.
(2)乙对甲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中图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他质疑的理由是氧气会带走水蒸气.
(3)根据乙同学的设计,甲同学的实验结果较实际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错误作法是(  )
A.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
B.通氢气的导管插入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面
C.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