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火星四射
B、硫--黄色火焰
C、磷--黑色固体
D、碳--蓝色火焰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图示,回答与铁有关的问题.

(1)图A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为铁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
 

(3)图C为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铁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请用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它的含量仅次于
 
元素.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高温 
.
 
Si+2R,R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中
 
是还原剂.
(3)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固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都按氧化物酸碱盐排列的一组是(  )
A、K2O、MgSO4、KClO3、Na2S
B、CuO、BaSO4、MgCO3、FeCl3
C、FeO、HNO3、Mg(OH)2、BaSO4
D、FeS、H2SO4、Ba(OH)2、Pb(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有关氧气参加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A、B两个量筒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
(1)生成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分解”或“化合”)反应.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称量
 
g氯化钠的固体.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如图的
 
(填字母).

(5)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
 
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
 
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6)下列操作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