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要从试剂瓶中倒出溶液时,先取下瓶塞,倒放放在桌上,持瓶时要使瓶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挨着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

分析 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向试管里添加液体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污染试剂;向容器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以防止倾倒液体的残留液会流下时腐蚀标签,瓶口要紧挨试管口,倒完后要立即盖紧瓶盖,放回原处.
故答案为:倒;向着手心.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在Sn、Zn、Pt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Zn;
(2)在镁、铜、锌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铜(或Cu);
(3)要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如果选用了铜,还需选用的一种盐溶液是硝酸银溶液(或AgNO3溶液、硝酸银、AgNO3);
(4)要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选择了Al片,CuSO4溶液,还应选择的一种物质是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蜡烛+氧气$\stackrel{点燃}{→}$水+二氧化碳
B.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C.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D.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4)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一)正确连接仪器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装置连接好后一般要检验其气密性.如图1所示,连接好仪器后检查其气密性,小梦同学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现象时,说明装置不漏气.为什么会产生该现象呢?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了原因是试管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气压变大(填“变大”或“变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被压出.

(二)琳玥同学在小梦同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了一套装置如图2所示来探究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观察到Ⅰ瓶内的现象是导管口冒出气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人吸气时使Ⅰ瓶内的空气量减少(填“增多”或“减少”),使气压变小填(“变大”或“变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了该现象.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检验并除去空气的二氧化碳;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分液漏斗.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H2O2(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理由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2: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MnO2和锰酸钾两物质中都含有它们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加热锰酸钾,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4Al+3O2$\frac{\underline{\;点燃\;}}{\;}$2Al2O3
(4)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2HCl═Zn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A.透明
B.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D.内壁上有少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试管;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收集装置选用E(或G),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密度比空气大(或不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C(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4)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图2装置,氧气从d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测量排除水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