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 瓶气体的是(  )
A.用带火星的小木条B.澄清石灰水
C.看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分析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解答 解:A、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和空气,无法鉴别二氧化碳、空气,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气体的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为某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C2H6O;该物质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化学名称为酒精(或乙醇).
(2)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3)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8%.(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属于碱B.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C.甲烷、酒精属于有机物D.水、氨气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实验中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  )
A.2.3gB.6.9gC.4.6gD.9.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据图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在t10C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t20C时40g 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33.3%.
(3)将t20C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0C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a>c.
(4)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操作顺序是CAB(填序号)
A.冷却结晶  B.过滤   C.溶解    D.蒸发浓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小江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NaOH固体和水配制40g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已知:2NaOH+H2SO4=Na2SO4+2H2O)
(1)配制40g 10%的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36g;
(2)该稀硫酸中H2SO4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大米、甘蔗、蔬菜、花生油、牛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牛肉.
(2)西药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9H8O4,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2.
(3)啤酒有“液体面包”之称,成分有水、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等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CO2(填化学式).夏季阳光暴晒啤酒瓶易炸裂的原因是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