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 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 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D
【解析】
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正确,因为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60g,16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6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因为大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具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 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连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酱油在使用及储藏过程中颜色会变深,逐渐降低品质。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研究温度、氧气、光照3个因素对酱油颜色的影响。
(查阅资料)① 通过色差仪检测L*值可监控酱油颜色变化,酱油颜色越深,L*值越小。
② 保鲜瓶具有的特点是挤出盛放的物质后,空气不会进入。
(实验准备)
将等量样品(同品牌、同批次、初始L*值为43.82的酱油)分装到500 mL的不同容器中,密封。
(进行实验)
实验1:将装有样品的多个透明玻璃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每15天,分别取出未开封样品,用色差仪检测L*值,结果如下。
编号 | 温度 | 15天 | 30天 | 45天 |
1-1 | 5 ℃ | 43.77 | 43.53 | 42.91 |
1-2 | 28 ℃ | 43.71 | 43.19 | 42.85 |
1-3 | 45 ℃ | 43.67 | 42.55 | 40.89 |
实验2:将装有样品的两个容器置于28 ℃的恒温箱中。每15天,分别倒出100 mL酱油,剩余样品放回恒温箱。用色差仪检测倒出样品的L*值,结果如下。
编号 | 容器 | 15天 | 30天 | 45天 |
2-1 | 透明玻璃瓶 | 43.45 | 42.36 | 41.30 |
2-2 | 透明保鲜瓶 | 43.72 | 42.98 | 42.53 |
实验3:将装有样品的多个容器置于28 ℃的恒温箱中。每15天,分别取出未开封样品,用色差仪检测L*值,结果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3欲研究光照对酱油颜色的影响,应选用的容器是_____。
(4)家庭常使用透明玻璃瓶盛放酱油。解释“在相同时间内,使用过的酱油比未开封的酱油颜色深”可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编号)。
(反思与评价)
(5)结合本实验,你对使用或储藏酱油的建议是_____。
(6)酱油在酿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过量的铵盐(如NH4Cl)影响酱油的口感。可用碳酸钠除去铵盐,原理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2NH4Cl === 2NaCl + 2NH3↑ + H2O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矾(FeSO4·nH2O)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绿矾不稳定,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称重B装置,记为n1g。(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后连接好装置,关闭K1;Ⅱ.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Ⅲ.熄灭酒精灯;Ⅳ. ………称量A的质量为m3g,称量B的质量为n2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Ⅳ中“………”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如只选择装置A的数据计算绿矾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4)如选择实验前后B装置数据计算,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组数据的计算结果都偏小,则可能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正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所描绘的一样,燃放烟花能制造出绚烂华丽的烟火,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烟花爆竹发声、发光、发色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主要原料及原理 | |
发声 | 烟火药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木炭等,点燃迅速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引起爆炸。 |
发光 | 药剂中加入了铝、镁、铁等活泼金属粉末,在空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 |
发色 | 药剂中加入了一些金属盐类。这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颜色,例如,钠产生黄色,锶产生红色,钡产生绿色,铜产生蓝色等。 |
燃放烟花爆竹会导致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为打好“蓝天保卫战”,2018年开始,北京市制定了禁限放措施。除夕夜禁限放效果如下图所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烟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代替了纸壳,能在烟花起爆的瞬间充分燃尽;用压缩空气取代火药弹射礼花,实现“有光无污染、有响不爆炸”。冷焰火是选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安全性强、亮度高、烟雾小、环保无污染得到了大众的青睐。爱护环境,禁放烟花,从我做起。(数据选用的原文作者胡丙鑫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燃放烟花时,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发色原理中提到的钠、锶、钡、铜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原子”)。
(3)2018年除夕夜禁限放取得成效的依据是______。
(4)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型烟花不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药剂中加入钡盐燃放时可发出红光
B 冷烟火中的金属粉末燃点较低
C 发声原理是因为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引起的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______ 装置(填字母序号),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2)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对物质进行探究.
(1)图1所示实验中,两杯水都变红,但热水变红的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_____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_____.
(3)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为探究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