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干冰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铜

A 【解析】 A、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此项正确;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此项错误; C、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此项错误; D、铜由铜原子直接构成,此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欲配制1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__(选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选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 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5)在做⑤操作时,烧杯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100 mLB加速溶解④①③⑤②降低 【解析】 (1)欲配制18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80g×(1-50%)=90g,而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90mL,故应该选择100mL的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物体放在左盘,而砝码放在右盘,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取的硝酸铵固体过多,所以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燃烧与灭火 题型:实验题

(2分)如图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1)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解析】 试题根据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及灭火的方法分析. 【解析】 (1)滤纸、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加热时它们先后燃烧起来,说明它们的着火点不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故填: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燃烧与灭火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B. 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 向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A 【解析】 试题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铝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铝反应的速度快,而酸的量被完全置换,所以最终得到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元素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1772年,法国科学家________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1869年,________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拉瓦锡门捷列夫 【解析】 1772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元素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河水 B. 大理石 C. 氮气 D. 二氧化硫

D 【解析】 试题河水和大理石属于混合物,氮气和二氧化硫属于纯净物,而氮气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 【解析】 这个结论不正确. 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 红色---红色----无色         B. 紫色----红色----无色

C. 紫色----红色----紫色       D. 红色----蓝色----无色

C 【解析】 试题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十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H2CO3=CO2↑+H2O,使石蕊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3.1.2分子、原子 题型:单选题

6000 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 L的钢瓶中,由此说明

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分子间有间隔

D 【解析】 试题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 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