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条件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1:在乙、丙中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再分别放入80℃和20℃的水至没过长导管
口下端,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2:将装置按照a→b→c→d连接后,关闭K2,打开K1,将A中的液体滴入B中,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3:立即…,观察到乙中白磷燃烧.
①步骤1:丙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步骤3:使乙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是打开K2,关闭K1
(2)研究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
【资料】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1:在B中放入5g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乙中盛满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按照…连接后,打开K2,关闭K1,将A中的稀硫酸(足量)滴入B中,充分反应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1
步骤3:将B中样品换成5g的Na2CO3固体,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2
①步骤2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c→b→d(填接口序号).
②步骤3的实验现象是甲中有气泡产生,乙中的液体被排到丙中.
③若V2=5V1,5g NaOH固体样品中未变质的NaOH的质量为4g.

分析 (1)根据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来分析解答;
(2)整个操作流程是:甲用来制取CO2,CO2制取出来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HCl,然后用来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结合化学反应来分析物质的质量.

解答 解:(1)①步骤1:丙中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了着火点,并且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发生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且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步骤3:使乙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是打开K2,关闭K1,甲中产生的氧气进入乙中,由于乙的温度为80℃,故白磷燃烧;故填:打开K2,关闭K1
(2)①若通入二氧化碳排出碳酸氢钠溶液,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液体从短管排出,并连接d;故填:a→c→b→d;
②碳酸钠与系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装置乙内压强增大,其中的液体被压入装置丙中,进入的丙中的液体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故填:甲中有气泡产生,乙中的液体被排到丙中;
③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体积为V1
5g的Na2CO3固体,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2.且V2=5V1;由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可知,5g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1g,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g;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考查的比较全面,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确定,又考查了数据的处理和有关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但只要认真分析,问题就不难解决.解答本题要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石灰石C.面粉D.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自来水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是因为加热时水中的部分钙、镁离子形成了沉淀
D.往锈蚀的锁芯内灌少量铅笔芯粉未易开锁,是因为铅笔芯中的石墨有润滑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汽车制造是盐城市的支柱经济产业之一,汽车制造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铁、铜、铝等金属材料,请按要求填空.(1)汽车制造中用得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钢.钢不是(填“是”或“不是”)纯金属.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而生锈.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还原出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芯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将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混合焙烧可得到铜,请将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3)铁、铜、铝三种因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顺序为Al>Fe>Cu,但三种金属被人类发现和利用的时间是铜最早,而铝最晚,这跟它们的金属活动性有关.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镁铝合金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为测定某镁铝合金(只含镁、铝两种元素)的组成成分,某学习小组取3.9g合金粉末加入100.0g过量的盐酸中,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得到沉淀2.9g.
【质疑】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得到的沉淀质量数据可能有问题.按初中化学现有知识计算,沉淀的质量至少为9.425g.
【探讨】经向老师请教,同学们了解到氢氧化铝沉淀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可溶性的偏铝酸钠,反应如下:NaOH+Al(OH)3═NaAlO2+2H2O
【计算】若已知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1.2g;铝的质量为2.7g.
②加入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装置,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②集气瓶
(2)实验室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观察到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的原因是刚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发生发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实验室选择A装置制取气体时,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若长颈漏斗内的水柱液面不再发生改变,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铝和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3)金属钻(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现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4)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
(5)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Ag,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铁.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AC.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甲乙两位学生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甲同学在烧瓶底部放入适量金属镁,乙同学在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两位同学挤压滴管分别滴入不同液体,导致两个气球均变大.请分析乙同学烧瓶里气球变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瓶内压强减小.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用手触摸甲同学实验的烧瓶温度明显升高,说明化学能转变成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实验室里,同学们准备制取某种气体,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盐酸三种药品,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下列仪器,请回答:

(1)①的名称是锥形瓶,③的用途是收集气体
(2)根据药品和仪器,写出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并将如图实验装置补充完整,若要检验制取的气体,应该将这种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要利用药品制取另一种气体,还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在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