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号实验室中进行了氧气分别与碳、硫、铁反应的实验,实验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B(填序号);C中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为了解上述实验产生的气体对空气成分造成的影响,接着设计了图2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①该实验在没有受到污染的二号实验室中进行,需从一号实验室中取空气样品,其正确的方法是用注射器(针筒)抽取1号实验室的空气.
②将取得的空气样品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CO2、SO2气体,装置C的作用是量取B中排出水的体积即为剩余气体的体积.
③若通入空气样品1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99mL(导管内液体忽略不计),说明装置(填序号)A中吸收了lmL气体.
④写出一种减少实验对环境污染的做法:预先在C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分析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温度很高,容易溅落把集气瓶炸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可以用显碱性的溶液除去二氧化硫这种有毒的物质.

解答 解:(1)由图示可知,图B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易炸裂瓶底,所以B不合理,瓶底应该加入适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故填:B;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①该实验在没有受到污染的二号实验室中进行,需从一号实验室中取空气样品,其正确的方法是:可以用注射器取一号实验室中的空气样品.故填:用注射器(针筒)抽取1号实验室的空气.
②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故填:吸收CO2、SO2气体.
装置C的作用是量取B中排出水的体积即为剩余气体的体积.故填:量取B中排出水的体积即为剩余气体的体积.
③若通入空气样品1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99mL,说明A装置中吸收了lmL气体.故填:A.
④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预先在C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故填:预先在C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和各种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名称:a试管、b锥形瓶;
(2)写出一个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代号).
②猜想如图2实验可观察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学做营养师,我来配食谱.”我帮小明完成下列食谱单.除水和无机盐外,下列食谱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我认为小明的食谱中还缺乏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我的补充”是水果
主食米饭、馒头
副食烧鱼块、咸鸭蛋、红烧肉、花生米
饮料牛奶
我的补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10%的氨水与2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时溶质质量分数(  )
A.15%B.>15%C.<15%D.上述情况均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可制成各种金饰品,长期使用仍能光亮如新
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
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
D.将空气液化分离可制得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至少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BD;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
(4)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5)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硫酸、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氢氧化钠溶液的pH>7(填“>”、“=”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红色.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仔细观察下列如图1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试管,b集气瓶.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CO2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装置;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如下,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cabde(填字母序号).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3)如图2为某种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许锌粒,挤压微型塑料滴管,H处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是H2;气体产生后过一会儿再加热,加热处的现象为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写出加热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