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用排水法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发现水槽变成紫红色,原因试管口没有塞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如果用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管口通人.
(4)图一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使二氧化碳与水隔离,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图二用装置Ⅰ排空气收集O2,气体应从导管的d(填“d”、“e”)端进入;若制取的O2用Ⅱ装置排水收集,请将图Ⅱ补画完整.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收集氧气时需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加热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
(3)根据反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乙炔微溶于水,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解答,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与水不接触,所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5)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收集氧气时需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加热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收集完毕,发现水槽变成紫红色,原因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3)反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乙炔微溶于水,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所以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如果用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端管口通人;
(4)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水面放一层植物油,目的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溶于水,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误差;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溶解在水中,所以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5)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图二用装置Ⅰ排空气收集O2,气体应从导管的d端通入,若制取的O2用Ⅱ装置排水收集,装置是: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试管口没有塞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3)A,b;
(4)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溶于水,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误差;没有;
(5)d,

点评 本题包含了丰富的实验基本技能知识,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实验仪器,而且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uSO4→FeSO4B.NaCl→Na2CO3C.NaHCO3→NaClD.Na2CO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
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快慢相同
D.酸、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干燥剂成分为碱石灰(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干燥剂放入盛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小丽将上述烧杯中的物质过滤、洗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
(1)碱石灰可作干燥剂原因之一是NaOH固体易潮解.
(2)白色固体A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猜想1:CaCO3
猜想2:CaCO3和Ca(OH)2
猜想3:CaCO3、Ca(OH)2和CaO
①小明认为猜想3不合理,原因是氧化钙会与水发生反应.
②白色固体A中有CaCO3,原因可能是:Ca(OH)2+CO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任写一个)
【设计方案】方案一:取全部白色固体A,称量其固体为m g,将其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若猜想1成立,则理论上产生的气体质量应为$\frac{11m}{25}$g.
方案二:取全部白色固体A,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②(填序号)也可验证猜想.
①氯化钠溶液  ②碳酸钾溶液  ③稀盐酸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选择其中一方案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经实验证明,猜想2成立.
【思维拓展】为避免实验后的废液污染环境,老师指出要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处理后才能排放.则处理的废液中溶质为NaCl、CaCl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当CO2持续不断的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符合沉淀质量变化的曲线为【提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又变澄清.】(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而发酵粉是制作糕点不可缺少的原料.小红对发酵粉产生了兴趣,她查阅资料发现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含碳酸钠、碳酸氢钠,它们可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面包松软可口.
【猜想】小红认为可用发酵粉与稀盐酸反应制CO2
【实验探究】小红进行如下探究:
(1)若选择下列仪器组装CO2的发生装置,她应选择的仪器是ADF或CE.(填仪器编号) 说明:F中的橡皮塞为双孔塞.

(2)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时小红忘了稀释浓盐酸,她直接将足量浓盐酸与适量发酵粉反应,观察到反应发生器里反应十分剧烈,有大量气泡冒出.写出发酵粉中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3)小红准备用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生成的CO2,她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在实验(3)中,小红的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请你帮她分析原因.浓盐酸能挥发,挥发出的HCl与Ca(OH)2发生反应.
(4)根据反应现象说明实验室为什么不选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制备CO2:反应速率过快,不便于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oa段表示生成气体(填“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②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Cl;
③x值为106.0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  )
A.O2B.ZnC.ND.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