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健康离不开营养元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人体缺锌会引起贫血         B.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C.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   D.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2)茶叶含有多种有机物和微量元素,泡茶时为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可在茶杯内装上纱网,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过滤;泡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茶中的分子不断运动,从茶水中逸出并飘入人的鼻孔.
(3)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汞(Hg)产生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此时可以撒一些硫粉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写出硫和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g+S═HgS.
(4)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①检验某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少且有白色垢状物,该天然水是硬水.
②浙江大学研制出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它被预测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净水说明它有较强的
③新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扑灭油类火灾时,析出的液体和泡沫在油面上铺展形成一层“水膜”进而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④以下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a.该反应的B物质是H2O;D物质是H2(用化学式表示).
b.A、B、C、D四中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C(填字母).
c.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分析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元素,碘是甲状腺的主要组成元素,元素在人体内维持平衡,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2)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3)根据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4)①根据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②根据题中信息“它被预测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净水”结合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进行分析;
③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物质的分类知识分析.

解答 解:(1)A、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A叙述错误;
B、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元素,老年人缺钙会骨持疏松,容易骨析,故B叙述正确;
C、元素在人体内维持平衡,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故C叙述错误;
D、碘是甲状腺的主要组成元素,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故D叙述正确;
(2)茶叶不溶于水,通过不锈钢网可以将茶叶和水分开,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过滤;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茶中的分子不断运动,从茶水中逸出并飘入人的鼻孔,所以能闻到茶香;
(3)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化学方程式为:Hg+S═HgS;
(4)①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并且有白色垢状物,是硬水;
②活性炭可以用于水的净化,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根据题中信息“它被预测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净水”可知“碳海绵”有较强的吸附性;
③新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扑灭油类火灾时,析出的液体和泡沫在油面上铺展形成一层“水膜”进而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④a、从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B物质是水,D物质是氢气;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B、C、D四中物质中B和C都属于氧化物;c、根据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出,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发生变化,但原子的种类不变.
(1)AC;(2)过滤;茶中的分子不断运动,从茶水中逸出并飘入人的鼻孔;(3)S+Hg=HgS;(4)①硬水;②吸附;③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④H2O;H2;B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 此题涉及知识很多,需要同学们具备丰富的化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桂平市罗秀镇生产的米粉可称天下一绝,其所用的原料只要是大米. 大米中所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B.蛋白质C.维生素D.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盐酸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判断废液中溶质一定有NaCl(NaCl溶液呈中性),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废液中另一成分是Na2CO3,还是盐酸.
(1)甲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铜固体,观察到氢氧化铜固体不溶解,溶液颜色不变,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2)用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经过酸化的AgNO3.溶液来确定废液中另一成分是Na2CO3,还是盐酸,此方法不可行的原因NaCl+AgNO3=AgCl↓+NaNO3(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后续实验操作是用pH试纸,测出废液的pH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4)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1,请完成下表格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
1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不可行,理由是引入了新杂质硝酸钠
2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用硬水洗衣服会浪费肥皂
B.工业酒精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调饮用酒
C.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有磷酸钾(K3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B.+1C.+3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化学反应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常识
①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②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
C: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到的结论
①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化学与能源
①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②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氧分子B.氧离子
C.相同的化合价的氧元素D.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