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 泥沙 B. 纯碱 C. 食盐 D. 蔗糖

A 【解析】 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悬浊液,故A正确;B、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填空题

碳化钙(CaC2)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可燃性气体乙炔(C2H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某储存有碳化钙的仓库因漏雨而发生火灾,火灾发生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CaC2+2H2O=Ca(OH)2+C2H2↑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乙炔,同时放出大量热,达到了乙炔着火点。2C2H2+5O24CO2+2H2O 【解析】 (1)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可燃性气体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2)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燃性气体,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______.

(2)2个氧气分子_______.

(3)磷元素______.

(4)二氧化氮________.

H+ 2O2 P NO2 【解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氢离子可表示为:H+;(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气分子可表示为2O2;(3)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4)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面粉 C. 泥土 D. 花生油

A 【解析】 A、食盐加入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选项正确;B、面粉不易溶于水,不会形成溶液,选项错误;C、泥土加入水中形成浊液,不稳定,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________________(写数值)种元素组成;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写最简比)。

413892:1 【解析】 (1)由化学式可知,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2)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共含有13个原子;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B. 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

C. 用铜丝制作导线 D.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 【解析】 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是因为氢气燃烧能够生成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C、用铜丝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因为稀盐酸能和铁锈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流程题

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液A中共含有_______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

⑵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逐步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所得溶液B的pH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⑶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MgO+2HCl=MgCl2+H2O或Fe2O3+6HCl=2FeCl3+3H2O或CuO+2HCl=CuCl2+H2O)6.7~8.6,或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生铁 C.蒸馏水 D.浓盐酸

C 【解析】纯净物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是有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A选项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选项生铁是有碳单质和铁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选项蒸馏水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D选项浓盐酸是由水和氯化氢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选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化学综合训题(一)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B. 铁和硫酸铜溶液

C. 硫酸钠溶液和稀硝酸 D. 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A 【解析】 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 H2O+CO2↑可知,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导致溶液的质量增加,故A正确;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化学方程式Fe+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