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人体缺乏维生素C(C6H8O6)就会患坏血病,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8B.维生素C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9%
C.维生素C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8:6D.维生素C含有20个原子

分析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 解: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故错误;
B.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2×6}{176}×100%$═40.9%,故正确;
C.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9:1:12,故错误;
D.维生素C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处理、灵活运用所学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g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依次通过下列操作获得纯净的氯化钠: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⑥蒸干溶液中水分得到氯化钠晶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中NaOH溶液用于除去MgCl2
B.③中Na2CO3溶液用于除去CaCl2和BaCl2
C.⑤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也不影响氯化钠的纯度
D.②③的除杂顺序可以颠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镁、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若用黄铁矿(FeS2)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炼得的生铁合金容易生锈,请列出举一种防锈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油漆.
(2)晓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已有的药品是镁带、铜丝、铁丝,那他还应选择的盐溶液是:FeCl2(写化学式).
(3)现有等质量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Z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烧杯 (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玻璃棒.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食醋(填一种厨房调味品)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B (填序号).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A(填序号).
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丙(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丁(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⑤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C(填序号).
A.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至集气瓶口
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聚脂纤维
C.焚烧法消除塑料用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D.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增加光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一定质量的碳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没有固体剩余,测得该容器中氧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则此时容器中的气体成分是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利用图Ⅰ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
①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中,有两项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它们是AC(填序号).
A.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B.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C.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较明显的错误:
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②酒精灯火焰没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④酒精灯内酒精太多.
(2)装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  法,这是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收集,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给大试管加热时要先将试管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加热.
(5)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