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等于2.3%B.等于4%C.大于2.3%小于4%D.大于4%

分析 根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的方程式算出反应后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再算出氢气质量,再计算出溶液质量,根据计算公式再算出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设2.3克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
2Na+2H2O═2NaOH+H2
46                  80        2
2.3g               x           y
$\frac{46}{2.3g}=\frac{80}{x}=\frac{2}{y}$
解得x=4g;y=0.1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frac{4g}{2.3g+100g-0.1g}$×100%≈3.91%.
答案: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可以知道有的物质放入水中溶质已经变了,要根据方程式算出溶质质量再进行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若将少量生石灰加入到某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比会有变化吗?(有变化的需要指出是变大还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明同学在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时,将没有打磨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结果发现产生的气泡很慢,于是他想:铝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呢?经过认真思考,小明认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与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有关,如表是他设计的实验和记录的数据(每次实验用相同质量的铝片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请你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实验
编号
温度盐酸
浓度
铝片消失的时间/s
20℃5%60
20℃10%42
40℃10%30
(1)没有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慢的原因是,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与稀盐酸接触.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小明设计实验组合①②的目的是探究稀盐酸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组合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溶液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本实验的结论是反应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3)除了用铝片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还可以用反应中冒出的气体的速率方法来衡量反应的快慢.
(4)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继续实验,发现铝丝和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
【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反应而难与稀硫酸反应呢?
【提出假设】Cl-的存在使酸和铝的反应容易进行.
【设计实验】如果你能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的铝丝,然后分别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观察到加入氯化钠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大,说明Cl-的存在使酸和铝的反应容易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测量C装置中吸收到的由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0246810121416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质量/克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质量/克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
(1)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
(2)本实验测量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试分析可能原因是反应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排出.
(3)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2.40g,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质量是2.40g,而块状大理石和大理石碎屑的成分、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青少年的健康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如通过喝水就可以补充一些微量的营养元素,从这一角度考虑你认为下面哪种水更适宜于青少年饮用(  )
A.硬水B.自来水C.蒸馏水D.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B.该原子形成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甲)是A、B、C 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2)曲线上的P点表示的意义为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如图(乙)所示,往常温下的蒸馏水中慢慢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果发现试管内的溶液中出现晶体.则X应该是A、B、C三种物质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AB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MnO2催化下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如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
甲组实验Ⅰ探究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 2%H2O2
甲组实验Ⅱ25℃二氧化锰10mL 5%H2O2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2数据
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
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碱(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乙组提出可以用BaO2固体与硫酸溶液反应制H2O2(已知还生成硫酸钡沉淀),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O2+H2SO4=BaSO4↓+H2O2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过氧化氢在酸性环境下分解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现有①木炭 ②硫黄 ③红磷 ④铁丝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②;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③;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④;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①⑤;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