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某同学设计了下列两条途径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其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2)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则途径I与途径II相比,其优点体现在:
①不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不会污染空气;②
 

(3)将废铜料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根据流程图可推断,黑色固体B应是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单质A为不与试剂X稀硫酸反应的铜,因此,操作a是把不溶性固体和溶液分离开的操作;
(2)途径II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不但会产生污染,而且会使部分硫酸因转化成二氧化硫而造成转化率不高;
(3)考虑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1)黑色固体为金属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化合产生的氧化铜;操作a为过滤操作,把不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分离开来;所以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2)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根据图框,反应②,加热条件下金属铜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铜;反应③为黑色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则可知途径I与途径II相比,途径II产生的二氧化硫既会污染环境,又使硫酸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硫酸铜而形成浪费;即其优点体现在:①不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不会污染空气;②硫酸中的硫酸根完全转化到产物硫酸铜中,硫酸的利用率高;
(3)将废铜料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
(1)过滤;
(2)硫酸中的硫酸根完全转化到产物硫酸铜中,硫酸的利用率高;
(3)Fe+CuSO4=FeSO4+Cu.
点评:根据生产流程图,正确理解每个过程在生产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掌握生产过程的目的,为解答问题做足准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不法商贩用过期面粉制作面包
B、在腌渍腌菜时加入亚硝酸钠
C、在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制成“补铁酱油”
D、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Ni、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盐X、Y、Z的溶液中,置换反应的结果,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表:
X盐 Y盐 Z盐
Ni
Zn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  )
A、X、Zn、Ni、Y、Z
B、X、Y、Ni、Zn、Z
C、Z、Zn、Y、Ni、X
D、X、Zn、Y、Ni、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依据表中的元素所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HCOClNaCa
(1)A、B组成元素相同,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C,则C物质是
 

(2)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F俗称小苏打,已知在溶液中D与F反应生成E和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某红色溶液中滴加D溶液,溶液颜色经历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过程,且无气体、无沉淀产生.则原红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D物质是
 

(4)向X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物质Y,溶液变混浊,在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变澄清、无气体产生.则溶液变混浊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O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②X是Na2CO3、加入的物质Y是Ca(OH)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③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消耗溶剂使Ca(OH)2析出;
④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不能再溶解;
⑤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放热使Ca(OH)2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生成物中C物质与D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1)在反应①中,生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是53.5:
 

(2)如图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30℃时,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3)氨盐水吸收CO2后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请你根据溶解度曲线和生成物质量关系分析:为何碳酸氢钠首先结晶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2)D图中X=
 

(3)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分别向80.00g 10%的Na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直到固体完全析出且没有任何变化后,再研细、烘干、称量;重复将固体烘干、称量,直至称得的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实验测得,向80.00g10%的NaOH溶液中加入80.00mL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其它测得的部分数据则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NaOH溶液的质量(g) 稀盐酸的体积(m L) 最后所得固体质量(g)
1 80.00 100.00 11.70
2 80.00 80.00 11.70
3 80.00 60.00 11.43
(1)加热蒸发所得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2)向80.00g 10%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0.00mL时,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仍为  11.70g,其原因是:
 

(3)列式求出向80.00g 10%NaOH溶液中加入40.00mL盐酸时,最后所得固体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冒白烟
B、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看到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