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以下现象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
(2)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3)过程②的现象是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4)过程③点燃前,需要对气体______填“B”或“C”进行验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配制等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t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最多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 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图中各项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填序号)_____;
(3)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4)操作C过滤时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在操作D中,当蒸发皿中________应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
(3)小明要收集30mL的氧气做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
(4)装置G可制取二氧化碳,相比B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
(5)如果选择装置B制氧气,待反应完全后,二氧化锰可通过以下操作回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干燥 ②溶解 ③过滤 ④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某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为_________。
(2)银白色固体B,能与酸反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B是_______。
(3)白色固体C,加热完全反应后无固体残留,并生成水同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钙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原子核内有40个质子,核外有40个电子
B.钙原子的质量集中在质子与核外电子上
C.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o,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D.钙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变化的现象是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节约药品;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现象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