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使得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别
B.将燃着的硫磺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所有的盐类物质和食盐一样,均能作为调味品
D.中和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水,但产物中有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 A、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分析即可.
B、依据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分析解决.
C、依据有些盐有毒性分析判断.
D、依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可知由于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每个二氧化碳的分子比一氧化碳的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其性质一定不同,故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正确.
C、有的盐有毒,不能作为调味品,如亚硝酸钠,故错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有关物质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气体性质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B.葡萄酿酒C.钢铁生锈D.燃放焰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今年春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雾霾天气频发,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  )
A.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1)用手拿药品:污染药品或对手产生伤害;
(2)把块状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损坏试管;
(3)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药液:污染试剂;
(4)取用液体试剂时,瓶塞正放在桌面上污染药品;
(5)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腐蚀标签;
(6)用量筒量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会造成读数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4HNO3═△2H2O+4NO2↑+O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挥发(写出一种即可).
(2)写出硝酸参与反应并产生硝酸钾这种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OH+HNO3=KNO3+H2O.
(3)现有一瓶浓硝酸,该如何进行保存?
答:避光、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生铁制铁锅B.用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
C.用氦气填充气球D.用16%的食盐溶液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变成液态氧发生化学变化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D.供人体呼吸的氧气越纯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如果用6.5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取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些氢气的体积是多少?(氢气的密度是0.09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硬水不宜洗涤衣物,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若水有臭味或色素
可用活性炭除去.
(2)通常将家用燃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
(4)家里的热水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一般用醋酸除去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