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胆矾固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滴加液体试剂

分析 A、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

解答 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倒流回试管,试管口要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反应类型)
(2)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frac{1}{5}$.
(3)此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
(4)已知: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固体),镁+氮气$\stackrel{点燃}{→}$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不能(填“能”或“不能”)
(5)液面体积小于$\frac{1}{5}$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等(任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图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

(1)实验原理:①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②密闭的装置内,由于氧气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变小.
(2)实验探究:
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frac{1}{5}$.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②该实验证明了氧气具有助燃 的性质.
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写一点)
(4)反思与评价: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等.(写一点)
②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5)拓展迁移: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不能 (填“能”或“不能”),理由镁除了能和氧气反应外还能和氮气反应,这样会导致水面上升超过$\frac{1}{5}$,不能确定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切开苹果后,切面不久变黑B.食物腐败变质
C.石油通过蒸馏制取汽油D.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矿泉水、纯净的空气B.酸:盐酸、硫酸铜
C.氧化物:水、氢氧化钠D.有机物:葡萄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夏天,被蚊子叮咬之处常会出现肿胀、瘙痒等症状,这是人体对蚊子毒素[其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亚硝胺(CH32N2O]的过敏引起的.
(1)二甲基亚硝胺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2)其中碳的质量分数是32.43%.(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r为金属元素B.乙图中X≡3
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2Mg+O2 $\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小红按如图所示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设计实验】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黄色固体为Mg3N2
【反思交流】
①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体系,平衡气压.
②空气中N2的含量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之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