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4年4月16日,重庆某厂发生氯气(C12)泄漏事故,消防特勤队立即向事故中心上空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反应原理:
Cl2+2NaOH=NaCl+NaCl0+H20).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吸收14.2kg氯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千克?(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l-35.5)
分析:设出需要消耗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Z,再乘以10%算出纯氢氧化钠的质量,根据已知条件14.2kg氯气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设理论上至少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z.
C12+2NaOH=NaCl+NaCl0+H20
71    80  
14.2kg z×10%  
71
14.2kg
=
80
z×10%
  
z=160 kg  
答:至少需要消耗160k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160kg.
点评: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的物质必须转化成纯的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6、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1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
吸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据报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回答:
(1)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为减少中毒机会,你认为人们在撤离事故地点时应尽量走
高处
(选填“低处”或“高处”).
(3)氯气的化学式为Cl2,它属于
单质
(填“单质”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4年4月16日下午6时,重庆某化工厂发生重大氯气(Cl2)泄漏爆炸事件,造成至少7人死亡,15万群众被迫紧急疏散.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的大、有剧烈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的气体.人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人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色的氯化铜;氯气也能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气还可以跟氢氧化钠(NaOH)等碱溶液反应.所以,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收集氯气最好选用下列的
D
D
装置.

(2)分别指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
黄绿色、密度比空气的大、可溶于水等
黄绿色、密度比空气的大、可溶于水等
(至少写二点)
②化学性质:
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氯气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等
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氯气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等
(至少写二点)
(3)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打开瓶盖,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分子飘进鼻孔
打开瓶盖,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分子飘进鼻孔

(4)当遇到工厂氯气泄漏时,你会怎样做?
AB
AB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    C.逃生时应往低处顺风跑
(5)写出氯气和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氯气+水→盐酸+次氯酸
氯气+水→盐酸+次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东城区二模)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厂一冷凝器中的三氯化氮(液体)发生局部爆炸,生成氯气(Cl2)和氮气,黄绿色、有毒的氯气迅速弥漫,导致多人死亡,化工厂周围一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被迫紧急疏散.为了消除氯气的毒性,消防队员不断向有氯气的空气中喷洒石灰水,使氯气变成氯化钙、次氯酸钙[Ca(CLO)2]和水.
(1)写出三氯化氮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Cl3=N2↑+3Cl2
2NCl3=N2↑+3Cl2

(2)写出氯气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OH)2+Cl2=CaCl2↓+Ca(ClO)2+H2O
2Ca(OH)2+Cl2=CaCl2↓+Ca(ClO)2+H2O

(3)为了防止氯气吸入肺部引起中毒,可用浸有
石灰水
石灰水
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事故现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