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常州)某肉联厂在鲜肉表面涂抹白色粉末A以延长保持时间.小新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化合物A的化学组成.
【定性研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样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振荡 样品消失,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产生无色、无气温的气体,溶液褪色
根据上述实验可初步推知,A是
碳酸盐
碳酸盐

【定量研究】

为进一步探究A的化学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盛有292g质量分数为12.5%的稀盐酸的装置置于电子天平上(该装置可确保氯化氢和水蒸气不逸出);
②向装置中加入2.0gA,在天平读数不再变化时记录数据;
③重复②若干次;
④以mA(加入A的质量)为横坐标、以△m(溶液的增重)为纵坐标,绘得下图.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总质量为
22
22
g;
(2)A中阳离子与阴离子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23:30
23:30

(3)A的化学式为
Na2CO3
Na2CO3
分析:【定性研究】
根据物质的水溶性、溶液酸碱性、与稀盐酸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判断物质;
【定量研究】
(1)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生成气体的质量;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离子之间的质量比;
(3)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是相对应的.
解答:解: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溶液褪色,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根,属于碳酸盐;
由图象数据“加入53g白色粉末时与292g12.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增重31g”可知逸出气体的质量为:53g-31g=22g,
292g12.5%的稀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292g×12.5%=36.5g,
由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53g     36.5g         22g
可知,可溶性物质是碳酸钠.
【定性研究】
根据上述实验可初步推知,A是碳酸盐.
故填:碳酸盐.
【定量研究】
(1)实验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总质量为22g.
故填:22.
(2)A中阳离子与阴离子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46:60=23:30.
故填:23:30.
(3)A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填:Na2CO3
点评: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可溶性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都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本题中只有通过计算才能确定碳酸盐的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常州)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
①将食盐晶体磨成粉末,放人空量筒中,读数
②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量筒中,读取液面刻度的变化值
③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溢出的水倒入空量筒中,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常州)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BD
BD
(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氯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
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
①产生氧气的质量;
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常州)某同学利用以下药品:长、宽和厚度均相同的锌片、铁片与铜片、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锌粉,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2)根据实验目的,该同学设计了实验I、Ⅱ两种合弹的方案,如图l所示:

若X、Y是两种不同的试剂,则X、Y中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H2SO4
H2SO4
FeSO4
FeSO4

(3)该同学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溶液呈现青色.
A.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搅拌,溶液颜色的变化应为:青色变浅至
浅绿
浅绿
色,最终变为无色;
B.向混合注中插人锌片,待其浸没部分表面完全变色后,溶液仍为青色,取下锌片表面附着的粉末,经检验其组成为铁和铜.粉末中存在铁的原因:
①反应生成了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FeSO4═ZnSO4+Fe
Zn+FeSO4═ZnSO4+Fe

铜和锌构成原电池,电子转移过程中亚铁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铁单质
铜和锌构成原电池,电子转移过程中亚铁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铁单质

(4)如图2所示,该同学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接入电流表,然后把它们一起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实验的现象为:①电流表
指针发生偏转
指针发生偏转
;②铜片表面
变粗
变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常州)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溶液A中共含有
4
4
种阳离子;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容许的范围为
6.7~8.6
6.7~8.6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3)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MgCl2
MgCl2
(填化学式);
(4)写出溶液B中加人熟石灰,生成产品的化学方程式:
MgCl2+Ca(OH)2═Mg(OH)2↓+CaCl2
MgCl2+Ca(OH)2═Mg(OH)2↓+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