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净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一些自来水厂曾选择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下图是液氯注入水中以后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
其中“”、“”、“”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产物D为次氯酸(化学式HClO),有杀菌消毒作用。请回答:
①液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_______色。
(2)Na2SO4、Ba(OH)2、H2SO4、HNO3四种无色溶液如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出的溶液是___________ ;若要将它们鉴别出来,可以选用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事实的是 ( )
A. 在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溶解度
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C. 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插入铁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
(2)将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物质。
(4)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
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a2O B.NaCI C.NaH D.NaC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研究性小组做酸碱中和实验。当小组的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实验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产生质疑,要对这瓶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1)[分析]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吸收,还可以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氢氧化钠样品部分变质。猜想二:该氢氧化钠样品全部变质。
(2)[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正确 |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同学们经过研讨,认为此方案不合理。方案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重新设计了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正确 |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4)[继续探究] 同学们继续探究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以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你认为他们需要测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固体样品的质量 b.碱石灰实验前后的质量
c.浓硫酸的质量 d.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
e.所用稀硫酸的质量
(5)[实验反思] 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比实际值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 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C. 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 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