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净化装置(装置⑦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②中的一种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或锥形瓶.
(2)写出用装置①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装置组合是②③或②⑧(填序号).
若要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以上装置⑥、⑦中的⑥(填序号).
(4)贝贝同学上网查资料得知: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是用固体醋酸钠和
碱石灰共同加热,现欲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①.
若用⑧来收集甲烷,气体应从b(填“a”、“b”)端进入收集.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根据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解答.
(3)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解答.
(4)根据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具有干燥作用,但是二氧化碳只能用浓硫酸干燥;如果用⑧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a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b管进入解答.

解答 解:
(1)长颈漏斗或锥形瓶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或锥形瓶;
(2)试管口没有棉花团,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如果用⑧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a管进入,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具有干燥作用,但是二氧化碳只能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②③或②⑧、⑥
(4)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是用固体醋酸钠和碱石灰共同加热,因此需要加热的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从b管进入;故答案为:①、b
答案:
(1)长颈漏斗或锥形瓶;
(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CaCO3+2HCl═CaCl2+H2O+CO2↑;、②③或②⑧、⑥;
(4)①、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将反应后的试管B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在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对比.
(2)将A、D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该实验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3)将A、F装置连接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F装置的导管c(选填“b”或“c”)相连接,收集满后,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E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缓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现有灼烧了一段时间的碳酸钙样品16g,继续灼烧至质量不变时,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0%B.50%C.60%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同学们对某化学反应的共识如下:①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②属于化合反应③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④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符合以上要求的反应是(  )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现有①胆矾 ②纯碱 ③食盐 ④过氧乙酸 ⑤无水硫酸铜 ⑥熟石灰 6种物质,试选择相关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家庭中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的是NaCl;
(2)日常生活用于清洗油污的是Na2CO3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4)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是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对它进行探究: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氯,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请从上表中总结出一条原子排布的规律每一横行电子层数相等;或每一横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或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到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请判断:钠原子半径>镁原子半径(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物质构成的奥秘:
请填写表格空缺
 名称 干冰 
氯化镁
 
氧气
 铁
 化学式 
CO2
 MgCl2 
O2
 
Fe
 构成微粒符号 
CO2
 
Mg2+、Cl-
 O2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根据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回答问题.
(1)Al、Cu、Mg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最强的是Mg;
(2)用化学方法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可选用的试剂是C;(填序号)
A、MgCl2溶液    B、FeSO4溶液    C、稀盐酸
(3)某工业废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AgNO3,还含有Zn(NO32、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