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锌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气
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镁的位置比铁靠前,所以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C. 铁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D. 铝能与硫酸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开发利用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可以尽量多用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
D.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生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B.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C.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1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2中的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3)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课上,同学们对分子的性质展开以下探究。
(情景创设)
情景1.老师在手帕上撒了一些香水,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闻到了香味。
情景2.资料介绍:“用热水泡茶,3﹣4分钟后,香气和口感最佳。用冷开水泡茶,约8﹣10小时后,茶味甘醇可口。
(提出问题)以上情景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分子之间有间隔。
猜想二: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提示:(1).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 (2).酚酞溶液中有水。 (3).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实验现象: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步骤二:将少量、等量的品红同时放入分别 盛有_____的A、B两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如图所示。 提示:品红能溶于水,形成红色溶液 | 实验现象 ______ |
(实验反思)生活中还有许多能体现温度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事例,请举一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1)6000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的钢瓶中,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此现象_____。
(2)在食品袋中填充气体,可防止食品变质,你认为填充的气体是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
(3)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写出其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4)已知氮元素的一种化合价为+5价,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干冰 H2O B. 天然气 CO
C. 金刚石 CaO D. 水银 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