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中含有少量b时,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B. 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 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D 【解析】 试题从图示看: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因为溶液均不一定饱和,所以a的饱和溶液一定比b的饱和的溶液浓。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 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 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 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锌沿导线流向铜
C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金属与酸的反应;将锌片与铜片上端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稀硫酸中,能形成原电池,锌较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负极材料不断消耗,铜较不活泼,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活动性大于氢,能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铜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以后的金属,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正确;B、将锌片与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O2;H2O;CO2; 【解析】 根据空气中的成分进行分析。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2)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1《海洋化学资源》 练习 题型:填空题
(题文)我国属于海洋大国,浩瀚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___________、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可直接用作气体燃料,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
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③若8gA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可能会析出__晶体。
:石油2ACD略略略 【解析】 (1)根据海洋蕴藏的化学资源种类回答. (2)①根据B的微观结构回答. ②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和A、B、C、D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回答. ③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计算. (3)根据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1《海洋化学资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海水中离子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海水中离子带的正电荷多负电荷少
B. 海水是溶液,均一稳定的原因是其溶解的粒子大小和水分子差不多
C. 海洋呈蓝色,表明将海水蒸发后得到的盐一定是蓝色的固体
D. 海水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 【解析】 海水中离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数目相同,A错误;海水中溶解的粒子大小与水分子差不多,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故海水具有均一、稳定性,B正确;海水蒸发得到的盐大多是白色固体,C错误;外界环境对海水有一定的影响,D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海水“晒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 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C. 40℃时,75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25g Na2SO4
D.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C 【解析】 试题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B选项是错误的的叙述,在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溶解度的数值增大,没有晶体析出 ;C选项根据溶解度的数值,可知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3.3海水“制碱”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
B. 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 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 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D 【解析】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营养元素磷元素,属于磷肥; B、合理地使用化肥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研磨时不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 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B 【解析】 A、试管外壁干燥,不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故A不符合题意;B、试管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炸裂试管,故B符合题意;C、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会聚集在试管口,不会使试管炸裂,故C不符合题意;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单选题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体积大小不同 B. 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C. 能否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D. 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 【解析】 试题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