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滴加盐酸产生气泡NaOH已部分变质
B向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是CO2
D向碘化钾、稀硫酸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某食用盐溶液变蓝该食用盐为加碘食盐
A.AB.BC.CD.D

分析 A、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B、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都不能燃烧,都不能支持燃烧;
D、碘能使淀粉变蓝色.

解答 解:A、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滴加盐酸时,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可能是完全变质,也可能是部分变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向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因为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水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稀有气体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向碘化钾、稀硫酸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某食用盐时,溶液变蓝色,说明该食用盐为加碘食盐,其中的碘酸钾和碘化钾、稀硫酸反应生成碘,碘使淀粉变蓝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4个氯原子4Cl;             3个氨分子3NH3
氧化亚铁FeO;               1个硝酸根离子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取99g碳酸钠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111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10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
(1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叶片,可以使叶肉与叶脉易于分离.此过程中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2)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1}{H}$2O.
(3)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白作用.构成过氧化氢的微观粒子是H2O2.(用化学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地球上人类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能.
(2)吸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CO等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无机物”),尼古丁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为5:7:1.
(3)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含有碳酸钾,向少量浸出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显碱性(填“酸”、“碱”、“中”).
(4)快热食品包装袋内部有一夹层,夹层内分开放置生石灰(CaO)、水,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O+H2O═Ca(OH)2.利用这一反应,在保存食品时,生石灰可作为干燥剂(填“干燥剂”、“补钙剂”、“着色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中反应物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图中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是D(选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BC(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燃烧的更旺,证明是氧气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