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在C60、金刚石、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C60
(2)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①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Fe2+、Fe3+
②含有两种相同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SO32-、SO42-
(3)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知,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
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B(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H2O和NH3
(6)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7:14.

分析 (1)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铁离子、亚铁离子是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是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
(3)根据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析解答.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抓住化合价数据的共性从横向上、纵向上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5)理解什么是等电子体,离子团所含电子数等于各离子的电子数之和;
(6)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解答 解:(1)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2)铁离子、亚铁离子是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是Fe2+、Fe3+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是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是SO32-、SO42-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6价硫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7|+|-1|=8;
(3)理解等电子体是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
A、一个NO分子中有3个原子,7+8=15个电子;一个O2分子中有2个原子,8+8=16个电子,所以A中两种分子不是等电子体;
B、一个CO分子中有2个原子,6+8=14个电子;一个N2分子中有2个原子,7+7=14个电子,所以B中两种分子是等电子体;
C、一个SO2分子中有3个原子,16+8×2=32个电子;一个CO2分子中有3个原子,6+8×2=22个电子,所以C中两种分子不是等电子体;
D、H2O分子中原子数为3,而NH3分子中原子数为4,所以不是等电子体;.
故选:B;
(6)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14+1×3):2×14×2=17:14;
故答案为:
(1)C60;(2)①Fe2+、Fe3+;  ②SO32-、SO42-
(3)①分子的构成不同;    ②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①SO3    ②8    (5)B
(6)①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②17:14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图象合理的是乙(填“甲”或“乙”)
(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Na2CO3+2HCl═2NaCl+H2O+CO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为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OH,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弹簧夹未夹紧,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偏_多.
(2)若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推测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推测二】氮气溶于水而减少
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氮气性质可知:推测二显然是错误的,理由是氮气不溶于水

【查阅资料】
①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反应的方程式为: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若24克镁在足量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可能是AC
A 35克        B 40克     C 39克       D 33.3克
③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④小明同学由该实验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测定实验:但是他看到的现象是水面并没有上升约$\frac{1}{5}$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此我们总结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生成物所满足的条件是生成物是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采用适当的试剂,可从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获得高纯度CaCO3,其流程如图1:

①流程图中进行的操作1、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
②写出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③该流程图所示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CaO,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④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H2O(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干冰        B.盐酸        C.煤          D.氢氧化钙
E.小苏打      F.碳酸钠      G.一氧化碳      H.烧碱
(1)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G;(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A;
(3)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的是B;  (4)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是D;
(5)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F;(6)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盐酸盐不能用金属跟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B.MgCl2C.FeCl3D.Zn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质量  田  乙  丙  丁
  反应前25gx5g5g
  反应后8g23g5g8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x=9g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NaOH固体中含有Na2CO3.老师安排第一小组做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的实验.第二、第三小组同学做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
Ⅰ、第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丙.
甲:适量稀盐酸.乙:过量KOH溶液.丙:适量Ca (OH)2溶液.丁:适量CaCl2溶液.
Ⅱ、第二组选用一种方案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mg)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流程如下:
称量
操作B
固体混合物$\stackrel{水}{→}$溶液$→_{操作B}^{A溶液}$CaCO3$→_{称量}^{洗涤干燥}$a g
(1)A是CaCl2(填化学式).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取滤液
滴入硝酸银溶液.
(2)B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Ⅲ、第三组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量数据如下表:
称   量   项   目质量(g)
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9.3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过量)141.2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的混合后,第一次称量的质量148.5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的混合后,第二次称量的质量148.3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的混合后,第三次称量的质量148.30
(1)写出固体混合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