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 11 的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 2 周期第VA 族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
(2)硅元素和碳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硅原子和碳原子的__________相同。
(3)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氧原子、钠原子和硫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为 15 的元素组成的单质常用来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该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B.燃烧匙中的固体可以换成木炭
C.燃烧匙中的固体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5)A 物质为奥运火炬常用燃料,纯净物 A 在 B 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A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单元测试 题型:多选题
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B. 不增加生成物质量
C.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酒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关于白酒,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介绍一些有关白酒的知识。
一般用含有淀粉的原料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我国的白酒生产中,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原料粉碎——配料(原料混合)——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蒸馏)。
白酒的香气来源于三方面。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就可分解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有机物;还有就是在发酵、蒸馏或贮存过程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香味物质。
白酒的度数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某白酒每100毫升中乙醇含量为40毫升,这种酒的度数就是40°。液体体积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规定在温度为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mL酒中含有乙醇的体积数(mL)为该酒的度数。
粮食酿造的白酒中含有醛类物质,而由乙醇(或甲醇)勾兑的假酒不含醛类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对醛类物质的检测来鉴别真假白酒。
下面是真假白酒的对比实验。
在3支洁净试管中,先分别加入5mL真酒,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真酒替换为假酒,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40%NaOH溶液体积/mL | 1.0 | 2.0 | 3.0 |
真酒 | 无 | 浅黄 | 黄 |
假酒 | 无 | 无 | 无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原料粉碎 B.配料 C.入窖发酵 D.蒸酒
(2)下列有关白酒香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丁香酸有芳香味
B.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特殊香气的物质
C.长期放置的白酒香气会逐渐变淡
(3)某酒瓶上标注的白酒为38°,是指______。
(4)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真假白酒的实验方法是取5mL不同的白酒,加入______mL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显色情况,若_______则为真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 NH3 C. SO2 D.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八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干燥氧气)( )
A. 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简便
B. 乙中一有气泡冒出,就应将加热后的铁丝伸入塑料瓶,以免浪费氧气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 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更安全,不容易出现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