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镁和稀硫酸D.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分析 首先若两种溶液反应后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时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若反应前和反应后有固体或气体,可根据其质量差分析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C、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生成的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远小于所溶解镁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溶液反应后有沉淀生成,则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溶液质量的变化,确定反应前后溶液的种类、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若用“电子鞭炮”取代传统烟花爆竹,不仅减少空气污染还能节约资源,如图是某种电子鞭炮的部分结构图如图1,请回答:制作电子鞭炮使用的金属材料有①④(填序号,下同),有机合成材料有②.
(2)下列环境中,铁制自行车如图2最容易生锈的是D,
A.寒冷干燥的东北地区    B.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
C.寒冷多雪的髙原地区    D.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
(3)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 米铁”,请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FeCl2+H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是有关垃圾分类的图标.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属于(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C(填字母序号)
A.青花瓷瓶         B.橡胶救生圈       C.钛合金眼镜架
(2)钢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赤铁矿炼生铁的原理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铁属于混合物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铁制品暴露在空气中易生锈,下列措施能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①②③
①在铁表面涂油或刷漆
②在铁器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其他金属
③制成不锈钢
④用水清洗铁制品
(4)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映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写出0~t1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你认为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可能是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反应中逐渐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铁架台.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选用的装置是C.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的装置是B.所选用的收集方法的依据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映后过滤,若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回答:
(1)该溶质为Zn(NO32,滤渣一定含有Cu、Ag;
(2)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u(NO32=Zn(NO32+Cu(或Zn+2AgNO3=Zn(NO32+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正二价碳元素的氧化物CO;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指引下开展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猜想四或四是不合理的.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Fe2(SO43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或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pH<7有气泡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上述[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是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
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4Al+3O2═2Al2O3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D.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