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三块锌片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是错误的叙述,应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B选项对比实验②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是错误的叙述,温度和浓度都不同;C选项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对比实验①和②,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浓度对反应程度的影响.

考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8分)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色,A实验的作用

III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g石灰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2)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2.2g气体,结合上述数据计算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过程写在答卷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 高锰酸钾 C.石油 D.聚乙烯塑料 E.干冰 F.酒精

(1)    可用于人工降雨 (2)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3)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4)     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5)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6)     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白醋挥发 B 铁锅生锈

C 煤炭燃烧 D 饭菜变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选填字母)。

(3)若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下图F,收集装置选择下图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

优点是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瓶中先装满水,氢气应从 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NaCl固体 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6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与E、C与D的组成元素相同,E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是一种气体单质,C是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E的化学式是

(2)写出 ①B→A的化学方程式

②生物体内发生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镁 C.硅 D.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

下列物质中,呈酸性的是

A.西瓜汁 B.牙膏 C.肥皂水 D.玉米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