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O3、Fe3O4、FeO等)制备铁红(Fe2O3) 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
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

(1)气体B中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是C.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3)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分解.
(4)洗涤K2SO4晶体时,可选用下列C(填字母)洗涤剂;
A.KCl的饱和溶液          B.水          C.K2SO4的饱和溶液
为检验K2SO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资料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0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frac{\underline{\;浓硫酸\;}}{\;}$ CO2↑+CO↑+4H2O

(5)A、E两处酒精灯点燃的先后顺序是先点燃A处,后点燃E处
(6)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净.
(7)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数据分析与计算】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氧化铁(Fe2O3)和CO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资料2】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4、Fe2O3,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8)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Fe;
(9)通过计算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g变为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03+C0$\frac{\underline{\;高温\;}}{\;}$2Fe304+C02.计算过程:解:设管内固体的化学式为FexOy
48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为:48g×$\frac{112}{160}$×100%=33.6g,
氧元素质量为:48g-33.6g=14.4g,
根据题意有:$\frac{33.6g}{46.4g}$=$\frac{56x}{56x+16y}$,
$\frac{x}{y}$=$\frac{3}{4}$,
即46.4g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

分析 一、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可以用作铁的氧化物的还原剂;
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
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能和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
二、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点燃或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铁的氧化物被完全还原后固体产物是铁;
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生成物的种类.

解答 解:(1)气体B中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再通入反应炉中做反应的还原剂.
故填:C.
(3)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分解.
故填:防止碳酸氢铵分解.
(4)选择KCl的饱和溶液会带入氯离子,选择水时会损失一部分硫酸钾,选择K2SO4的饱和溶液洗涤最好.
故填:C.
为检验K2SO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如果都不产生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故填: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加入AgNO3溶液.
(5)A、E两处酒精灯点燃的先后顺序是先点燃A处,后点燃E处,如果顺序颠倒,可能会导致爆炸.
故填:先点燃A处,后点燃E处.
(6)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净.
故填: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净.
(7)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故填:没有处理尾气.
(8)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是铁,铁的化学式是Fe.
故填:Fe.
(9)解:设管内固体的化学式为FexOy
48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为:48g×$\frac{112}{160}$×100%=33.6g,
氧元素质量为:48g-33.6g=14.4g,
根据题意有:$\frac{33.6g}{46.4g}$=$\frac{56x}{56x+16y}$,
$\frac{x}{y}$=$\frac{3}{4}$,
即46.4g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03+C0$\frac{\underline{\;高温\;}}{\;}$2Fe304+C02
故填:3Fe203+C0$\frac{\underline{\;高温\;}}{\;}$2Fe304+C02;解:设管内固体的化学式为FexOy
48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为:48g×$\frac{112}{160}$×100%=33.6g,
氧元素质量为:48g-33.6g=14.4g,
根据题意有:$\frac{33.6g}{46.4g}$=$\frac{56x}{56x+16y}$,
$\frac{x}{y}$=$\frac{3}{4}$,
即46.4g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
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22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煮水的壶中或暖瓶中积有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华家有一张铁床,因长期受潮已锈迹斑斑.他从上面取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逐渐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H2SO4+Fe2O3═Fe2(SO43+3H2O.小华同学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提出了一些防止铁床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华同学的合理建议(去锈后)刷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表.
物质ABCD
微观示意图
(1)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8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D(填物质序号)属于有机物的是CH4(填写化学式)
(3)一个C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4)写出反应A+D→B+C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熟石灰    石灰石    CaCO3B.碳酸钠  纯碱   Na2CO3
C.氧化钙  生石灰CaOD.氢氧化钠  苛性钠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1、为了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张丽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将锌片与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无明显变化;
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后红色固体沉积;
实验三: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成银白色.
(1)由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锌、铁>铜>银(或Zn、Fe>Cu>Ag).
(2)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锌、铁与稀盐酸(稀HCl)实验,理由是通过比较二者的反应速率,确定锌与铁的活动性顺序.
2、小琴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实验时,她为了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其操作是用砂纸将铁丝和银丝表面打磨光亮.
(2)A实验目的是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时,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而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B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CuSO4溶液时,可验证Fe、铜、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4B.32C.96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写出下列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电解水的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