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1%,其计算式为_______。
【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 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来进行分析。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解析】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因为淡水资源不充足,并且不平衡,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百炼成钢 C. 滴水成冰 D. 木已成舟
B 【解析】 化学变化为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木已成舟,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所示。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选用该方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解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发现用氨气(NH3)可以将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5
D 【解析】 根据物质微观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氨气与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有单质是氮气,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
A. 闻气味
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 观察颜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解析】 要同时鉴别三种物质,那么要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 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错误; 空气和氧气均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只能将二氧化碳鉴别出来,错误; 三种气体均是无色的,错误;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燃着的木条伸入燃烧的更旺;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燃着的木条会熄灭,正确。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5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物质丙由原子构成
C 【解析】 A、由图可知,四种物质中丁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甲物质是NO2,乙物质是CO ,丙物质是CO2,丁物质是N2,,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4CO 4CO2+N2,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4):28=44:7,故选项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正确; D、物质丙是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 84g·mL―1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量取浓硫酸时,如果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得到的稀硫酸浓度偏低
B. 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烧杯
C.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D. 稀释浓硫酸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
A 【解析】 A. 量取浓硫酸时,如果仰视读数,量取的浓硫酸偏多,会导致配制得到的稀硫酸浓度偏高,错误;B. 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烧杯,正确;C.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正确;D. 稀释浓硫酸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