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制得了“白色的盐”,小刚很高兴,并大声地说:“我制得了纯净的NaCl。”老师否定了他的说法,并解释说:“同学们制得的白色的盐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于是,同学们为了得到更纯的NaCl,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称号)

(5)小刚向滤液乙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就进行蒸发操作。丽丽马上制止,并设计实验, 探究蒸发皿内溶液中除了NaCl以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于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该溶液中溶质成分为NaCl和Na2CO3。如果用该溶液蒸发结晶,则得不到更纯的NaCl。

Mg(OH)2多余的钡离子无法除去BaCO3、BaSO4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后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析】 正确的操作步骤为:(1)将粗盐溶于足量水中制成溶液; (2)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过滤,除去滤渣; (3)向上述溶液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____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上述两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不支持 略 先大后小(其它合理描述也可) 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 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实验的现象。主要从燃烧的条件、白磷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瓶内压强的变化来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化学式为).在制取氮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是由排列成形的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氮气和氮的异同点

氮气

不 同 点

分子构成

______

______

物理性质

______

______

化学性质

______

______

相 同 点

______

请你想象一下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写两条)

________.

1个氮气分子是由是由个氮原子构成的1个氮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氮气是气体氮5是固体稳定极不稳定都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作燃料、炸药等 【解析】 (1)1个氮气分子是由个氮原子构成的,1个氮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由题意可知,氮气是气体,而氮5是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氮5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氮气和氮5都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2)氮5可以做燃料、炸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 符号“”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

D. 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

A 【解析】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A错误;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确; 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故C正确; D、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所以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故D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能再分 D.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 【解析】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错误,符合题意; 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________、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是___________。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进行检验。

石油可燃冰吸附杂质使其沉降肥皂水 【解析】 (1)人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深海储藏的新能源为可燃冰; (2)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速度,加速净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铝和硝酸锌

D. 若反应前加入的锌粉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粉和铝粉

C 【解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铝>锌>铜>银,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不能与硝酸铝反应。 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锌的量不足,可能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则滤渣没有铜,故错误;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硝酸银没有剩余,由于盐酸不与硝酸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陈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B. 氯化铝是一种酸

C. 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B 【解析】 A、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则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故选项说法正确;B、氯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C、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铝中氯元素显-1价,则铝元素显+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错误;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剩余固体是氧化钙,不会是零,故错误;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C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