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实验目的能达到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和CO2
B.用氯化钡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C.用水鉴别NaCl和NH4NO3
D.用铁除去Zn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分析 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盐、硝酸银溶液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NaCl和NH4NO3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N2和CO2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不能达到.
B、不能用氯化钡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因为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盐、硝酸银溶液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实验目的不能达到.
C、NH4NO3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能达到.
D、铁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目的不能达到.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实验室有一瓶钠盐,瓶身上贴有如图标签,这种物质是(  )
A.Na2SB.NaClC.Na2SO4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
B.
过滤
C.
滴加液体
D.
干燥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研究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治疗疟疾的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B.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含有11个氢分子D.由42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元明粉(Na2SO4)常用于配制印染织物的促染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范围.
(1)元明粉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
(2)配制10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促染剂,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钠溶液和水的质量.
(3)将某促染剂逐渐滴入100.00g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质量为6.99g,滤液为193.01g.通过计算判断该促染剂浓度是否达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锥形瓶.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时,关上止水夹,继续加水,看液体是否能够继续仅需或者观察液面是否变化.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如用F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②进入(填接口序号);现有1.58g高锰酸钾,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16g.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C或BE(填装置代号).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C.分子间有一定间隔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称取镁和铜的混合物10.0g于烧杯中,然后取稀硫酸100.0g,平均分成4次加入其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5252525
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0.15X0.40.4
(1)x=0.3;
(2)求原混合物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