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为了证明燃烧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中滤纸条开始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解释原因.
(2)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纸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可以证明的燃烧发生条件是什么?

分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实验一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开始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实验二中,观察到滤纸条始终不燃烧,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纸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可以证明的燃烧发生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解答 解:(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实验一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开始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因为滤纸上有水,蒸发吸热,滤纸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当水分完全蒸发后,温度很快达到了纸张的着火点了,所以发生了燃烧,故填:滤纸上的水蒸发吸热,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
(2)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纸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可以证明的燃烧发生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故填: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1)铁锅含有合金单质Fe(写化学式)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密度小、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4)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金属资源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比铜的活动性强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和防止氧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取适量氢氧化钠稀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液,随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观察到的现象酚酞试液变红色,随后红色变成无色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
编号盐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U型管中出现液面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  纯碱  Na2CO3B.氯化氢  盐酸   HCl
C.硫酸铜晶体 胆矾  CuSO4•5H2OD.碳酸钙  生石灰  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图中P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将30 g 乙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K+和OH-来自同一工厂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C.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D.H+和K+来自同一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室内洒水可防止煤气中毒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C.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D.干冰可用作环保制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重复实验.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加适量物质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并不引入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KN03(KCl)KCl+AgNO3═KNO3+AgCl↓;NaCl(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NaNO3(CuS04)Ba(OH)2+CuSO4=Cu(OH)2↓+BaSO4↓;NaCl(MgCl2)2NaOH+MgCl2═Mg(OH)2↓+2NaCl
FeS04(CuSO4)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