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某同学打算利用暑期去拉萨旅游,出发前对有关问题做了一番功课.
(1)同体积的拉萨空气中各成分含量比海平面小,然而个成分比例却基本保持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在常州和拉萨分别取1L空气进行比较,含有的氧气分子个数B.
A、相等     B、常州的多     C、拉萨的多    D、无法比较
(2)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铁生锈的实验.其中某一同学说认为此实验到拉萨去做,则生锈的时间比常州慢,他的理由是拉萨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但另外一同学却说他的结论不够严谨,请你说出该同学的理由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
(3)进藏旅行人员常因高原低氧而发生高原反应.进藏列车到达一定高度后,列车自动开启增氧供气系统.列车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

此制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膜隔离器能将O2和N2分离的原因是氧气分子与氮气分子大小不同,试从微观角度比较此方法制氧气与电解水制氧气有何不同此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氧分子种类没有改变,电解水的过程中是水分子最终转化为氧分子和氢分子.

分析 (1)根据压强与分子间隔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探究金属因素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分子的大小以及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实质的方法.

解答 解:(1)拉萨比常州的气压小,气体分子间隔较大,所以若在常州和拉萨分别取1L空气进行比较,拉萨含有的氧气分子个数少;故填:B;
(2)拉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所以生锈的时间比常州慢,但是该实验没有设计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故填:拉萨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
(3)此过程得到的氧气并不是新生成的,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氧气分子与氮气分子大小不同,所以膜隔离器能将O2和N2分离;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而此方法制氧气的过程中氧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故填:物理;氧气分子与氮气分子大小不同;此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氧分子种类没有改变,电解水的过程中是水分子最终转化为氧分子和氢分子.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棉帽子
B.
不锈钢餐具
C.
玻璃杯
D.
塑料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B.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负极
C.a与b管内的气体质量比为2:1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证b管中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亚铁离子3Fe2+
(2)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化合物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碳酸氢铵B.氯化钾C.氨水D.磷酸二氢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a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选择装置B和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验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4)一些城市近年逐步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楠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D装置(从A-E中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如图中A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经分析已知只含两种元素,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请推出气体A的成分CO、CO2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E→B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纯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下列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不一会儿,又看到铁钉表面出现气泡.(2 个)
(2)生活中,我们常用食醋来清洗水壶内壁结成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