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次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会动的鸡蛋”系列趣味实验。

(1)向装有干冰的集气瓶中加入热水(如图A),观察到有大量白雾产生,熟鸡蛋在瓶口跳动,该实验说明干冰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

(2)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加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B),观察到瓶口的熟鸡蛋被吞入瓶中,其原因是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时练习:第十二单元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A.塑料袋 B.报纸 C.玻璃瓶 D.铝质制饮料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时练习:第十二单元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糖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B.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 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D. 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变为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时练习:第八单元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复习测试:第7讲 碳的氧化物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1)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________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澄清石灰水,B中固体为大理石,C中液体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打开K1,关闭K2,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B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当A中出现大量浑浊时,后续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可在C中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2)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D装置c、d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

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D中液体为浓硫酸,E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复习测试:第7讲 碳的氧化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CO2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CO2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

D. 干冰可以用来实施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髙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读出液体体积 D. 加块状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时练习: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铁的冶炼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提示: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乙→甲→丙→甲→丁 D. 乙→甲→丙→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