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轮胎爆裂 C.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马来酸(化学式是C4H4O4)易溶于水,其酸性比盐酸略小,在医药、食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来酸属于含氧的化合物 B.马来酸由12个原子构成
C.马来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马来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草木灰和碳铵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B.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C.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置波尔多液农药
D.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u | CuO |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并洗净和干燥所得固体 |
B | CaO | Ca(OH)2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C | H2 | CO | 通入O2,点燃 |
D | O2 | H2O | 通过浓硫酸洗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本题中含量均为质量分数)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个铝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2)E中X为 ,C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写出B和D两种微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B.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
C.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
D.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充当的角色”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资料:I、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
II、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探究活动一:二氧化锰能否改变氯酸钾受热分解的速率
(1)取适量的氯酸钾于试管中,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较长的时间后,木条复燃,说明氯酸钾受热能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较 (“快” 或“慢”);
(2)取适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二氧化锰,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二氧化锰受热 (填“能”或“不能”)产生氧气。
(3)取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于试管中,加热混合物,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迅速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 (填“加快”或“减慢”)氯酸钾受热分解的速率。
探究活动二:氯酸钾受热分解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4)为了验证氯酸钾受热分解前后二氧化锰质量是否改变,某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①溶解剩余固体的水要足量,目的是使 (填物质的化学式)全部溶解。
②组装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可以使过滤速率 (填“快”或“慢”)一些,滤纸边缘要 (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 过滤时,要用 (填仪器名称)引流,防止浊液洒出、冲破滤纸;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滤液浑浊;漏斗末端应该紧贴烧杯内壁,目的是 。
滤渣经过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两次称量的二氧化锰的质量相等。
(5)请写出验证“氯酸钾受热分解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也不变”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综合探究活动一、二的结果可知: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充当 ”(“反应物”、“催化剂”或“生成物”)。
【反思与交流】上述实验中的滤渣若没有洗涤就进行称量,称量的质量会 (“偏大”、“不变”或“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