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CH4     b.SO2     c.CO2 d.NO2

②下列处理方法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

a.用氨水处理废水中的硫酸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铁粉从废水中的硫酸铜中回收铜 d.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__。

a.作物秸杆露天焚烧 b. 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障。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目的是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____(填字母序号);

a.甲状腺疾病 b.贫血病 c.骨质疏松,佝偻病 d.智力低下,侏儒症

③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_。

④为减轻大气污染,我市已经在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识是______(填字母)。

(3)创新发展材料技术科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石墨烯(见下图)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_____性。

②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 a b bd c 铝箔 聚氯乙烯 c 导电 8MnO2+2LiCO34LiMn2O4+2CO2+O2↑ 【解析】 (1)①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②a、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正确;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盐,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化学实验室从含少量硝酸锌的硝酸银废液中提取贵金属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 物体A的成分有___________ ;

(2) 步骤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Ⅰ、Ⅱ共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和Ag Zn+2AgNO3=2Ag+Zn(NO3)2; 过滤; ZnO+H2SO4=H2O+ZnSO4 【解析】 (1)向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锌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故固体A中含有生成的银和过量的锌; (2)步骤Ⅰ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方程式为. Zn+2AgNO3=2Ag+Zn(NO3)2; (3)步骤Ⅰ、Ⅱ共同的实验步骤是将固体和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饱和食盐水、NH3和CO2为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该方法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C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该生产工艺中CO2可以循环利用

D. 副产品氯化铵作氮肥时,应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 【解析】 A、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错误;B、碳酸氢钠可以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错误;C、反应①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物,反应②中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错误;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可以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所以氯化铵作氮肥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化学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纯碱溶于水呈碱性

纯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OH-,它是碱

B

水的分子式是H2O

水是由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C

茅台酒飘香的“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常用过滤的方法对水进行净化

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错误;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也可以说,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C、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可以闻到酒精的香味,故正确; D、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物质,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水变成水蒸气 C. 火柴燃烧 D. 石蜡熔化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没有新分子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火柴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D.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需要的水质量:甲>乙

CD 【解析】 A、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所以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C、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 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A 【解析】 A、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加入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故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标出N20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NH4+ 2O5 【解析】 (1)离子是在原子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用数字加上正负号来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要表示多个离子,直接在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1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3个铵根离子表示为3NH4+; (2)N20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2×x+(-2)×5=0,得x=+5价,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____________;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__(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D C C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CO2+Ca(OH)2=CaCO3↓+H2O Cu2(OH)2CO32CuO+H2O+CO2↑ 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 【解析】试题 探究一:【猜想与假设】氧化铜也是黑色的固体,所以还有可能是氧化铜; 【设计方案】碳不和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