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B.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 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 解: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D2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B.维生素D2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8):(1×44):16=84:11: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汽车自燃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加速行驶,让风把火吹灭
B.打开汽车空调,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C.小火时,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喷灭火剂
D.把引擎盖、车窗全部打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描述的是某些实验部分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将少量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有少量固体没有溶解
B.电解水时,正、负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也会产生一些白色烟雾
D.一定温度时,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看到固体逐渐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Ag、Cu(填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Mg(NO32,可能含有Cu(NO32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Mg(NO32、Cu(NO32,可能含有AgNO3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小于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美酒飘香B.鸡蛋变臭C.切割玻璃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H2O和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水和冰块混合形成混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4.2
B.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
C.物质X由碳、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最常见的溶剂.(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写出F→A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B→C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Ca(OH)2=CaSO4+2H2O. 不用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