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是判断物质溶解性的依据,请回答:
温度/℃溶解度/g
29.4
1033.3
3041.4
4045.8
5050.0
6055.2
7060.2
8065.6
10077.3
(1)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①氯化铵在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g.
②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计算精确到0.1%)
(2)在10℃时把等质量的固体甲和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溶解现象如图1,要使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只需写出一种).图1中A、B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观察可知,在______℃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A表示的是______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答案】分析:(1)①查表中数据即可;
②根据溶解度确定溶质和溶剂,然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求出;
(2)由图1可知,在1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乙物质多,即乙的溶解度大,因此b代表的是乙,a代表的是甲,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
解答:解:(1)①由表中数据看出氯化铵在0℃时的溶解度是29.4g,故填:29.4g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所以氯化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故填:33.3%
(2)由图1可知,在1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乙物质多,即乙的溶解度大,因此b代表的是乙,a代表的是甲,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由于在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升温,30,甲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1)20℃时,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

(2)t℃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甲>乙>丙

(3)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加溶剂等
(只填一种);
(4)从甲和乙的混和溶液中提取甲可采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是判断物质溶解性的依据,请回答:
温度/℃ 溶解度/g
0 29.4
10 33.3
30 41.4
40 45.8
50 50.0
60 55.2
70 60.2
80 65.6
100 77.3
(1)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①氯化铵在0℃时的溶解度是
29.4g
29.4g
g.
②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33.3%
33.3%
.(计算精确到0.1%)
(2)在10℃时把等质量的固体甲和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溶解现象如图1,要使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升温
升温
(只需写出一种).图1中A、B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观察可知,在
30
30
℃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A表示的是
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海珠区一模)以下表、图分别表示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室温<20°C>)、纯碱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
t1
t1
°C时,纯碱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室温(20°C)时,纯碱和氯化钠均属于
易溶
易溶
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
(3)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从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
纯碱
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是判断物质溶解性的依据,请回答:
温度/℃溶解度/g
029.4
1033.3
3041.4
4045.8
5050.0
6055.2
7060.2
8065.6
10077.3
(1)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①氯化铵在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②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计算精确到0.1%)
(2)在10℃时把等质量的固体甲和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溶解现象如图1,要使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图1中A、B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观察可知,在________℃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A表示的是________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