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稀硫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 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硫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物质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液体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硫的化合物种类较多,用途广泛.
Ⅰ: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2SO3+SO2═Na2S2O5
某研究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取Na2S2O5,盛硫酸的仪器叫分液漏斗.

(1)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关闭K3,要求只检查装置甲的气密性,请至少写出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
方法1:关闭K2,打开K1,向分液漏斗中加一定量的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能继续滴入烧瓶,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2:关闭K1,打开K2,在K2下端连接导管并插入水面下,双手捂住圆底烧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过一会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3:关闭K1,打开K2,在K2下端连接注射器,先外拉注射器活塞,后松开手,活塞恢复原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装置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4)写出焦亚硫酸钠晶体在空气中被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Na2S2O5+O2═Na2S2O7
Ⅱ: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用以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
(1)反应中当有34g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16g.
(2)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混合气体中空气的比例.
(3)写出图中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uCl2+H2S═CuS↓+2HCl,2FeCl3+CuS=S↓+2FeCl2+CuCl2,4FeCl2+O2+4HCl=4FeC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Fe(NO32、Al(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除杂(括号里的物质是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                   点燃气体
B.CaCl2溶液(稀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C.NaCl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 硝酸钙溶液过滤
D.KNO3溶液(NaCl)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CaCO3粉末B.MgCl2溶液C.KNO3溶液D.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来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1号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NaCl(或氯化钠)溶液.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实验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2号溶液,在盛4号溶液的试管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现象,说明4号是Na2CO3溶液;在盛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现象,说明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金属和酸、碱、盐的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如图:A、B、C、D分别表示上述四类物质中常见的一种,A、B、C、D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彼此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能与B发生中和反应,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
请回答:
(1)C属于盐(选填“酸”、“碱”或“盐”),其化学式可能是CuSO4
(2)A与D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3)若B俗称熟石灰,写出它的一种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4)举出还能与D反应的一种单质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以下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其中“b”指标可以通过加入活性炭达到,“c”指标通过过滤操作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