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试管③中的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变色硅胶不变色.
【探究活动3】能否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均匀滴加NaOH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
(4)由图3 你得到的认识请写出两条:溶液的pH增大、中和反应放热.
(5)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如表实验方法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说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氧化铜若生成蓝色沉淀则酸、碱没有发生反应
若生成蓝色溶液则酸、碱发生了反应

分析 本探究实验给出的是多种思路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围绕指示剂、生成物验证、pH变化以及温度变化等角度展开的.
探究活动1是利用酸碱指示剂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要熟练记住酸碱指示剂与酸和碱之间的颜色变化关系.
探究活动2,是想通过验证过程中生成了水,此时所用试剂都不能含有水,且题目给出了检验水的思路和物质.所以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确定各反应物都不能独立使变色硅胶变色,而只有两者反应才能使硅胶变色,过程中要排除空气中水蒸气等的干扰.
探究活动3给出的过程中pH值和温度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而总结分析;
最后要求设计的是证明原物质是否存在也就是证明氢氧化钠是否还有,题目给出了实验的思路,分析对应的现象和结论.

解答 解:【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由于酚酞遇碱变红,碱消失就成无色,所以证明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借助的是烧杯中的液体酞由红色变成无色,反应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根据【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可知设计思路为:是想通过验证过程中生成了水,此时所用试剂都不能含有水,且题目给出了检验水的思路和物质.所以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确定各反应物都不能独立使变色硅胶变色,而只有两者反应才能使硅胶变色,过程中要排除空气中水蒸气等的干扰.
(1)实验①、②的实验是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均不含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后续实验硅胶变红才能说明是生成了水,所以目的是 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
(2)加入试剂后,因为需要证明生成了水,所以要避免空气中的水分的干扰,所以要迅速塞紧橡胶塞;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的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变色硅胶不变色.
【探究活动3】两条曲线的对应要看清楚,上面的文字说明要对应好,一条是pH值的,一条是温度的.
(5)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氧化铜,根据这个描述可以推测设计本意是借助过量的盐酸和氧化铜反应能生成氯化铜,如果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了,则没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则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如果氢氧化钠和盐酸没反应,则氢氧化钠就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故答案为:【探究活动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NaOH+HCl=NaCl+H2O;
(1)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
(2)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3)试管③中的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变色硅胶不变色;
(4)溶液的pH增大;中和反应放热等.
(5)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若生成蓝色沉淀;
若生成蓝色溶液;
则酸、碱没有发生反应.
则酸、碱发生了反应.

点评 设计实验要根据给出的实验结论进行,而不要先入为主进行设计,也就是题目其实已经限制了设计的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有水雾生成
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金黄色固体表面变黑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作高能燃料B.食品包装充氮气防腐
C.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示数有变化,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化汞受热分解,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

(1)指出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水槽;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C或AE(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室用F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应选择C(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稀盐酸与铁反应,导致制取的CO2气体不纯.
(3)氨气是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其水溶液称氨水.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下列生活中的用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B(填序号);
A.铝合金门窗  B.塑料面盆  C.纯棉纱布  D.陶瓷餐具
(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乳化功能;
(3)奶制品、豆类等含有丰富的钙,是常见的补钙食物.青少年缺钙会导致佝偻病;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公众会因少数人吸烟而被动吸烟.从分子的性质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分子在不断运动;
(5)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小苏打;
(6)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铁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7)下列生活垃圾通常不回收的是C(填序号).
A.易拉罐  B.包装纸盒  C.烂菜叶 D.矿泉水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仪器的名称: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
(3)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需用的热源是酒精灯;
(4)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容器为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根据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水通直流电可以分解,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写名称);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写名称),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这一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Ar,2个铵根离子2NH4+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N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