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

B.元素的正化合价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6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SO2或SO3

D.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3=2+8+x,则最外层电子数为3,说法正确,故A错误; B、对于绝大多数元素,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但表中O、F没有正价,说法错误,故B正确; C、核电荷数分别为8的是氧元素,最低价为-2价,14号元素为Si元素,最高价为+4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说法正确,故C错误; D、由表可以看出,电子层相同的为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由1变化到7,则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多,说法正确,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BaCl2+Na2S04=BaS04↓+2NaCl

小李的实验:

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下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请根据图示回答

(1)化合物甲中的元素有 种。

2单质D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

(3)如果B为红色固体,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B是黑色粉末,则A与甲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瓶子容积的1/5,

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填2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实验理解】(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在大烧杯罩住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

A.浓氨水和酚酞溶液

B.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

C.浓氨水和浓氨水

(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 不变色和 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

A.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D.A烧杯和B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E.A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实验延伸】某同学对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制备“标准色”溶液:取浓度为20%的5mL浓氨水、20mL酚酞溶液注入小烧杯,并给小烧杯蒙上塑料薄膜。

另取适量药品用一只大烧杯和两只小烧杯仿照上图进行实验,观察并测定酚酞溶液变成“标准色”所需的时间。

【问题探究】

(4)给“标准色”溶液的小烧杯蒙上薄膜的作用是

(5)想尽快使酚酞溶液变成“标准色”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方法是 ,还有一种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

(3)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升高温度,可使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物质、C和D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E和 F都是白色固体物质,E由四种元素组成,G是一种溶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E化学式为

(2)化学反应的文字式表达式

(3)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化学反应的文字式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3)若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入一定量只含有Cu(NO3)2 、AgNO3 的工业废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现有C12、I2、NaCl、KCl、NaI、KI六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写出一个符合上述规律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