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少量面粉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C.将Cu(OH)2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D.把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分析 A、根据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B、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气体,不属于固体;C、氢氧化铜属于沉淀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D、根据氢氧化铁属于红褐色沉淀考虑.

解答 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故A错;
B、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气体,不属于固体,故B错;
C、氢氧化铜属于沉淀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故C错;
D、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现象的描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变化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B.汽车排放的尾气
C.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电离时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生成的化合物叫盐(可以有其他离子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C(填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加充分,节约资源.
(4)使用乙醇汽油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下列关于乙醇作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填选项序号).
A.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氧化铜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的实验现象是粉末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继续滴加烧碱溶液的实验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Na2SO4+Cu(OH)2↓;再滴加盐酸时的实验现象是沉淀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是Cu(OH)2+2HCl═Cu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B.用CO2鉴别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C.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稀盐酸鉴别纯碱和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在30秒钟里观察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数量,记录在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金属
氢气泡数量++++++++++
(1)从实验结果看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乙>丙>甲>丁;
(2)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其包装袋上有如下使用说明:“本品宜储存于干燥阴凉处,防止受潮,施用时盖土后应立即灌溉,避免暴晒或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1)根据以上叙述,归纳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①易溶于水.
②受热易分解.
③能和碱发生化学反应.
(2)①按物质的初步分类:碳酸氢铵属纯净物.若将碳酸氢铵受热后的产物收集在同一集气瓶中,得到的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stackrel{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一】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最佳方案是方案一,(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理由是(从环保或操作角度分析)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对环境无污染.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    猜想②: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猜想哪个更合理②(填“①”或“②”),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查阅资料二】
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在呼吸面具中和潜
水艇里常用此反应作供氧剂.
【交流与讨论】
①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③与我们学过的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方法比较,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而不用高锰酸钾作供氧剂的主要原因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不需要加热、装置简单、能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消耗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